-
冷科技 小小迎宾灯背后竟是卡脖子技术?
来源:
   各位“父老乡亲们”,新一期《冷科技》终于又跟大家见面了!作为一名经常“鸽”网友的作者,前段时间确实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更新《冷科技》节目,也看到了一些网友的留言,请大家放心,我只要有时间还是会把一些新鲜好玩的科技和背后的故事带给大家。
  
   那么废话少说。我们马上来看这一期的内容。前几天我去一数科技参加了一场技术交流会,当时到场的有一数科技的首席科学家林威智博士还有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宁述勇先生,我们从北京地铁聊到了超市商店,从电子手表聊到了激光电视,最后我们聚焦在了汽车行业的卡脖子技术上面。
  
  小贴士:一数科技是一家研究激光显示和虚拟触控技术的科技公司
   事实上,国内汽车行业除了芯片受制于人之外,还有很多技术也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传统技术方面有老生常谈的自动变速箱技术,各种精密轴承、齿轮。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从全球来看,美国依然是电池的引领者,从设计到核心材料研发,美国还是NO.1。
  
   所以我们在电池领域仅仅是第二梯队,整体和韩国的水平相当,尤其是电池的隔膜产业,目前依然是进口为主,国内并没有完全掌握电池的核心技术。
  ○不起眼的光学领域,竟是行业竞争的第二战场
   抛开“三大件”不谈,在一些看起来没有那么“起眼”配置上,我们也有受制于人的方面,比如说HUD、汽车投影技术等等。
  
   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在于国内光学领域并没有太多人才,但对于光学领域来说,它本质是非常基础的科学,同时在整个科技界享有重要地位。但我们的基础学科其实是比较薄弱的,因此人才是目前这个行业的瓶颈。
  
  
   DLP技术由Ti牢牢地掌控在手中,目前国内市场基本都是通过购买其专利或者模组进行产品的再生产,而且因为美国人的积累时间太长,整个DLP技术几乎没有绕过的可能,而且其产业链也已经做得足够成熟,HUD产品几乎无法绕开这座大山。
   难道除了DLP就没有其他的投影技术方式吗?其实不然,市面上其实还有LBS、TFT、LCD、LCos等技术,其中DLP、LCos以及LBS是三个不相上下的技术。LBS技术目前成本过高,基本排除在量产之外,这就剩下DLP、LCD和LCos。
  主流技术方案对比DLPLCOSLCD分辨率高高一般亮度高高低对比度高一般一般可靠性低高高成熟度一般一般高成本低高低 对于LCos来说,为什么LCos技术没有发展起来和DLP抗衡呢?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首先LCos确实是较新的一项技术,大概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发展,这就造成其工艺还不够成熟,尤其在贴合封装制造方面,过去LCos产品的良品率并不高,因此制造成本相比DLP显得不够出色。
   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发展,LCos技术的短板开始补全。国内的一数科技、华阳集团都在此领域进行发力。
  
   第二个优点在于更容易做成车规级产品。我们在上文提到过,DLP模块内部是有很多微镜,通过微镜的快速震动完成投影,而只要有动件的技术在进行车规级转变时,成本就会变高,因为要保证动件在复杂的用车条件下保证稳定性。
  
  
   第四个优势就在于成本低LCos技术成本低是业内公认的,因为LCos本质是微机电制成的,同时应用了非常普通的液晶屏技术,所以从原材料看都是比较便宜的,一数科技的工程人员坦言,如果LCos产量上去了,其成本的下降幅度可以轻松超越DLP。
  
  ○LCos的量产将会从哪方面改变我们的汽车?
   聊了那么多LCos技术,那么LCos最终会从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用车体验呢?我想首先就是HUD方面。HUD技术初衷是很好的,类似驾驶战斗机一般,将所有信息都显示到驾驶员前方,但在实车体验上,我们常常发现其表现是不尽人意的。
   W-HUD一般就是投影面积太小,或者信息显示过少,更先进的AR-HUD则是投射的图像和实际道路无法较好的匹配等。供应商本身也很清楚这些问题,其中W-HUD想要改善就是增大投射画面,但车企又要平衡HUD模块的尺寸和车辆本身的匹配。
  
   但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无论W-HUD还是AR-HUD还无法从根源上做到沉浸式的视觉显示,只有真正达到3D成像和AR-HUD结合,才能做到电影里展现的那种沉浸式体验。
   除了HUD之外,车内外的一些投影技术也会用到LCos。比如说智能尾门,所谓智能尾门俗称“一脚踢”现在很多车子都有这种功能,只要我们带着钥匙,来到车尾一扫车底下方,后备厢门就会自动打开,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两个弊端,一是容易蹭裤子,二是精确度不够。
  
   是不是这种地面投射图案的功能似曾相识,没错奔驰在前段时间宣传的大灯投射警示图案就是这种原理,只不过技术上使用的是DLP,那么LCos未来能否也可以装在车灯中是实现类似的功能呢?目前不好给结论,但也充满了想象。
   除了HUD和智能尾门,还有一个常见的功能就是迎宾灯,有了LCos的加持,车子可以设计出更大、更细腻的图案,只要车企有想象力,LCos技术的迎宾灯就都可以做到。
  ○除了汽车,LCos还能应用在哪些领域?
   其实,LCos在汽车内的应用只是其很小的一部分。车规级毕竟在使用环境、尺寸、耐久性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这造成LCos技术不可能快速的进行产品化,而在消费电子领域,LCos可以做到更快的产品化转变。
  
   写在最后: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所需要的配置也越来越多,在未来的汽车竞争中,除了传统的造型、动力之外,科技已然成为一台车新的竞争点,所以才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方面进行布局、比拼。“光影”作为汽车最容易感知到的部分,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但它的未来我十分看好,奔驰、宝马也不止一次通过概念车去传递汽车光影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在这个领域,国内大部分技术要依靠于美国的专利,一数科技作为国内专攻激光虚拟现实和交互领域的供应商,虽然完善了LCos技术,但能否依靠LCos打开国内车企的大门已然存在挑战,除此之外,我们也在很多领域依然存在卡脖子的情况,所以现在汽车市场依然严峻,中国的供应商能否变大变强,依然充满未知。
- 兰博基尼
- 兰博基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 S.p.A.)是一家意大利汽车生产商,全球顶级跑车制造商及欧洲奢侈品标志之一,公司坐落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由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在1963年创立。主要车型有Aventador、Huracan、雷文顿Reventon、盖拉多Gallardo、蝙蝠Murcielago等。
- 劳斯莱斯
- 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世界顶级的超豪华轿车厂商,1906年成立于英国,公司创始人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莱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劳斯)
- 宾利
- 宾利(BentleyMotors Limited)是一家举世闻名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英国克鲁。1919年,W.O.宾利先生创办了宾利汽车公司
- 宝马
- 宝马(BMW)是享誉世界的豪华汽车品牌。宝马的车系有1系、2系、3系、4系、5系、6系、7系、i系、X1、X2、X3、X4、X5、X6、X7、Z4等几个系列,还有在各系基础上进行改进的M系(宝马官方的高性能改装部门)。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BMW的蓝白标志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
- 法拉利
- 法拉利是举世闻名的赛车和运动跑车的生产厂家,总部位于意大利马拉内罗(Maranello),由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于1947年创办,主要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赛车及高性能跑车。法拉利品牌法拉利所使用的传奇标志有着非同寻常的起源
- 特斯拉
-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帕洛阿尔托(Palo Alto)。 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于2008年,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
- 奔驰
- 梅赛德斯-奔驰奔驰,德国百年汽车品牌,汽车文明的先驱者与引领者,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登峰造极的技术水平、精湛过硬的质量标准、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车系有A级、B级、C级、CL级、CLK级、E级、S级、SL级、SLC级、SLK级、SLR级、G级、GL级、GLK级、M级、R级、AMG车系等。
- 保时捷
- 保时捷(Porsche)是一家德国汽车生产商,又叫波尔舍,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欧美汽车的主要代表。主要车型有911、Boxster、Cayman、Panamera、Cayenne、Macan。1931年,保时捷成立于斯图加特,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界车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