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军造车梦 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
来源:
   小米集团高速发展时,雷军曾称自己“行程密时,平均一天有11个会议,每天平均吃饭时间只有3分钟。”而如今对于“押上人生全部声誉而战”的小米汽车,雷军的忙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宣布造车至正式成立公司的5个月间,雷军频繁走访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集团、恒大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北京现代、博世、宁德时代等企业,并时不时与北京、吉林、上海、天津、武汉、合肥多等多个地方政府传出“绯闻”。
   几乎大半个汽车圈都在为小米汽车“发烧”。随着小米汽车落户北京亦庄,其业务开展也将从前期考察逐步进入到实际运营阶段。下一步,围绕工厂落地何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争夺。小米汽车终会花落谁家?
  ■收购宝沃汽车工厂?
   雷布斯的光环不亚于华为。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涨势的背后,是一则“雷军一行到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的消息。
   可股民只狂欢了一日,一汽解放便于9月14日跌至11.63元/股,跌幅约4%。外界又将之归因于“雷军有了新欢”。
  
   “即使向下放到省级发改委和工信局申请新工厂生产资质,也是需要较长的流程和其他配套手续的。”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向汽车之家称,“收购别家车企主要是可以节省时间,一步到位,代价就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小米造车需要抢时间,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时间比较晚,花钱买时间,对于手握千亿资金的小米汽车而言,是笔划算的买卖。
   如果回顾小米从成立至今,之所以在高速发展,雷军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则是效率高。而北京密云的宝沃汽车,拥有新能源及传统能源的双生产资质,具备年产能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这对于小米而言,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据相关报道,宝沃汽车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即使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行业内早已100%复工复产情况下,密云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且时间已长达一年。2020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有4.83%。
   而3个月前,就有曝出小米与宝沃汽车有过深度洽谈的消息,当时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悬殊,谈判戛然而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雷军出价极低,远远低于陆正耀为宝沃付出的代价。”
   陆正耀是瑞幸咖啡、神州优车、神州租车和宝沃汽车的董事长。虽然他于2018年年底,收购了北汽福田手中宝沃汽车67%的股权,但陆正耀却没有太多资本与雷军谈判。
   对目前的宝沃汽车来说,最值钱的资产是其位于北京密云的智能工厂和土地资产。当时,福田对宝沃北京工厂项目“砸”了47.24亿元,其4.0智能工厂甚至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称号,而这些资产并没有被陆正耀收于麾下。
  
   据汽车之家查阅,2019年1月,福田曾发布一个公告称,“由于宝沃汽车工厂所占用的土地被纳入怀柔科学城规划中,北京市政府考虑到科学城未来规划的需求,要求福田承诺宝沃汽车的土地使用权留在福田,并在北京市要求时将土地交回政府。”
   这也意味着,密云工厂背后的实际所有权不在福田,也不在神州优车,而是北京市政府。目前,北京市政府只是依照市场价格把土地和房产租赁给宝沃汽车使用。
   为了吸引小米汽车入资,北京市政府要求收回厂房,这也非不可能之事。既然小米汽车总部选址在北京,那制造工厂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高。“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有消息人士称。
   眼下,重组电动汽车制造产能也是国家所倡导。“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企业太多,相对分散。未来要做大做强,电动汽车企业需要进行兼并和重组,在先进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
  
   理论上,有产能过剩问题的车企都希望与小米“沾上关系”,宝沃汽车并非小米汽车的唯一选择,但从近期的信息推测,虽然雷军近阶段“打卡”的车企不低于数十家,但一些车企已明确辟谣或官方回应不卖工厂。
   小米选择宝沃汽车工厂代工这条线显得更为明朗。能造车的车企有很多,但真正能和小米汽车谈拢的车企不见得多。这一点从苹果汽车项目受挫中可得知。
   同样马不停蹄的苹果CEO库克,近段时间不断与现代、日产、大众等车厂洽谈Apple Car整车代工,但意外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家车企明确愿意给苹果造车充当代工厂。
   原因也很简单,有点实力的传统车企,不想因为与苹果合作成为苹果的代工厂,从而“稀释”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诸如比亚迪、长城和一汽集团等有实力的车企,与小米汽车汽车深度谈判的,是希望将自己的平台共享,或是其它方面深入共同造车,而不是沦为代工厂。”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家表示。
  ■激烈的小米汽车工厂“争夺赛”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收购工厂获得造车资质,只是短期战略,未来也不排除小米会多点布局,在其他城市自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无独有偶,9月13日便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或将采用“双工厂”模式。
   “自建工厂肯定是最符合自己满意的地点和环境,能保证永续发展。”在钟师看来,未来的大本营一定放在自建工厂里。当然,如果收购工厂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一直稳定,车企也会乐见其成。“一般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妥,吉利都做了N手的准备。”
  
   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家分析,“一年10万台,目标很大,但也非不切实际的空想。‘蔚小理’造车新势力都是从零做起,一开始没有品牌价值,但小米不同,巨大数量的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未来小米汽车潜在用户群。”
   “如果小米汽车在三年后量产,可大胆猜测小米面对的第一难题,不是销量,而是产能不足。”基于这种忧虑,假使36万年产能的北京密云工厂被小米收购,那小米也会遇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提前布局“双工厂”,逻辑也显得顺其自然。
   曾经投资过造车新势力的雷军,无论是代工或自建工厂路线,都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小鹏汽车一开始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但2020年3月间接收购广东福迪汽车,获得了生产资质。目前,小鹏G3的改款车型G3i车型尾标已从“海马”标识改为了“小鹏”,小鹏汽车肇庆工厂二期也已经动工。
  
   小米汽车的最佳选择或是遵循类似小鹏汽车的多地布局路线,前期通过收购快速获取生产资质,后期通过自建工厂扩大产能。
   自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后,各地方政府马上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拉小米到自家城市落地。北京、上海、武汉、合肥、西安、成都等城市纷纷抛出过橄榄枝。可以说,工厂选址的竞争,远比小米汽车总部所在地的竞争更加激烈。
   “小米汽车落户哪个城市,便会为这座城市带去投资,更重要的是能带去汽车相关产业链和智能汽车方面的人才,有望引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内人士称。
   在竞争者当中,武汉市政府最为“高调”,曾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称,武汉市招商部门已与小米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和推进小米汽车项目落户武汉。
   据汉南区官方介绍,该区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包括小鹏汽车、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吉利路特斯、吉利商用车等,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具备良好的产业优势。
   同时,武汉和雷军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汉大学培养了雷军,雷军也在武汉有产业布局。小米汽车在武汉自建工厂的可能性很大。
   尽管有“最优”对象,但雷军仍在为造车选址四处奔走。9月11日,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8月31日,天津市高层领导到小米集团走访调研,就进一步深化市企合作与雷军座谈交流。
  
  『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
   “最后,小米可能会比较各地的优惠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并考虑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等,以此选择自建工厂落地何处。”分析人士称。
  ■拼命奔跑的小米汽车
   造车并不容易,既然是雷军压上了所有的声誉,小米造车自然要慎重得多。
   但雷军对于小米发展的观点一直是,“大方向选对后,一定要保证奔跑的速度,奔跑本身即可解决问题。”
   雷布斯造车的奔跑速度不可谓不快。早在2014年便传言发起“泰坦计划”的苹果项目,至少已经酝酿了6年,而小米汽车入局不到6个月,便有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眼下,新能源汽车最难的不是制造出一个像样的产品,而是能把一款产品卖到什么销量。用户认可的销量决定产量,产量规模决定供应链和资金链的永续。对于小米汽车而言,没有销量,车企就命悬一线,“双工厂”模式也是其前期的一场。
   对于小米造车的优势,钟师评价,“小米最有信心的不是能圈多少投资资金,而是原先庞大成熟的小米生态圈已经建立起来,往下汽车产品的集客、营销、推广成本,要比任何新生的车企强得多。这是小米造车宝贵的‘无形资产’。”
   不过,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需要补课的内容也非常多——智能驾驶就是一门大课程。从目前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上的专利要远远少于华为、百度、滴滴等科技企业。
   从近几个月来看,“不缺钱”的小米正不断对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频频出手。先是抢下对纵目科技、禾赛科技两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投资,随后还参与DeepMotion的战略投资。
   当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收购几家公司就能弯道超车,算法的深入研究,以及真实数据收集都是小米汽车无法绕过的一座大山。
   深谙此道理的小米汽车,最近也在高薪挖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但要找到心仪的人才太难了。虽然小米的薪资比市面高出近20%-30%,小米官方还透露小米汽车收到的简历已超过2万份,但最后完成入职的仅有300余人,步伐仍然慢于外界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还晒出了雷军与其他16位团队骨干的合照。而在外界剖析了这16位骨干的“身份”时,不免让人降低了期待值。原因是小米汽车高层都是“门外汉”,仅一位成员是汽车行业背景,并且是名外饰设计师。
  
   人才的缺失或将拖累小米造车的进度。此前,盛传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将加盟小米汽车,但最后或因竞业协议的规避,加入了顺为资本;也有消息称,原福特汽车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已提出辞职,下一站或是小米汽车,但消息传了有一阵子了,似乎没有最终成行。
   2024年,小米能否造出一台让人“尖叫”的车?答案很悬。仅从造一辆车的角度来看待小米汽车的未来,小米汽车的价值或许不会很高。面对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缺少汽车产业技术储备的小米要从造车上获得利润非常难。
   但换一个角度,从造一个“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来看,如果小米造车,真能像雷军所想那样“是给手机和一整套智能体系加上四个轮子”,小米汽车的价值是否会变得不一样?核心前提是,小米能将电子产品生态链成功复制到汽车上。
- 兰博基尼
- 兰博基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 S.p.A.)是一家意大利汽车生产商,全球顶级跑车制造商及欧洲奢侈品标志之一,公司坐落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由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在1963年创立。主要车型有Aventador、Huracan、雷文顿Reventon、盖拉多Gallardo、蝙蝠Murcielago等。
- 劳斯莱斯
- 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世界顶级的超豪华轿车厂商,1906年成立于英国,公司创始人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莱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劳斯)
- 宾利
- 宾利(BentleyMotors Limited)是一家举世闻名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英国克鲁。1919年,W.O.宾利先生创办了宾利汽车公司
- 宝马
- 宝马(BMW)是享誉世界的豪华汽车品牌。宝马的车系有1系、2系、3系、4系、5系、6系、7系、i系、X1、X2、X3、X4、X5、X6、X7、Z4等几个系列,还有在各系基础上进行改进的M系(宝马官方的高性能改装部门)。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BMW的蓝白标志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
- 法拉利
- 法拉利是举世闻名的赛车和运动跑车的生产厂家,总部位于意大利马拉内罗(Maranello),由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于1947年创办,主要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赛车及高性能跑车。法拉利品牌法拉利所使用的传奇标志有着非同寻常的起源
- 特斯拉
-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帕洛阿尔托(Palo Alto)。 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于2008年,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
- 奔驰
- 梅赛德斯-奔驰奔驰,德国百年汽车品牌,汽车文明的先驱者与引领者,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登峰造极的技术水平、精湛过硬的质量标准、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车系有A级、B级、C级、CL级、CLK级、E级、S级、SL级、SLC级、SLK级、SLR级、G级、GL级、GLK级、M级、R级、AMG车系等。
- 保时捷
- 保时捷(Porsche)是一家德国汽车生产商,又叫波尔舍,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欧美汽车的主要代表。主要车型有911、Boxster、Cayman、Panamera、Cayenne、Macan。1931年,保时捷成立于斯图加特,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界车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