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于“最后100米” 无人物流车有三问
来源:
   疫情印证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之下,无人物流车在末端配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为明显。疫情形势严峻期间,国内多家自动驾驶方案公司推出的无人物流车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无人物流车在配送过程中的无接触、系统性、智能化配送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感染风险,也成为疫情期间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无人物流车的商业化落地。
   不过,尽管疫情让无人物流车逐步出圈,但是距离其实现大规模量产,还有多座需要跨越的大山。无论从成本、技术还是法规层面,无人物流车全面落地,还需要假以时日。
  
  ■ 疫情之下 “最后一公里”成痛点
   从整个物流配送环节来看,末端物流以点对点配送为主,让货物最终流向用户手中。如此点对点的配送需求,也十分复杂且多样化。配送效率、服务体验、配送难度都影响着末端物流的发展。在末端物流环境,也是整个物流环节中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高的部分。也就是业内时常提及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小区线下实体店终端网点、智能自提柜、小区快递驿站、物业代收、互联网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以及第三方物流和配送专员。
   而疫情期间,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几乎成为全民之痛。疫情期间,人员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快递配送员严重不足。更为艰难的是,由专业快递配送人员为主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系统,几乎被疫情摧毁,整个配送系统陷入瘫痪状态。
   这次疫情,教会了我们很多,也让我们感受到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不久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韩敬华就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指导上海等涉疫地区,推动符合防疫要求的邮政快递分拨中心、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有序复工复产,积极发挥骨干物流企业的专业力量和市场资源,努力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的难题。
  
  『无人物流车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来看,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之下,无人化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方式最为合理。具备定位、感知、规划路径、决策、控制等能力无人物流车可在无实体接触性、安全性、适用性等方面展示出自身优势,适合完全封闭或者封闭度高的小区、园区、厂区、高校等物流场景。所以,在上海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京东无人配送车、美团自动送餐配送车等产品。
  ■ 商业化落地三问:成本、技术与法规何解?
   在末端物流需求强盛的当下,作为最佳选择的无人物流车迅速迎来春天吗?从商业化角度来看,目前无人物流车生态系统还远未达到成熟,要实现商业化落地,还需要跨越三座大山。
   从成本角度来考虑,目前随着物流人力成本的高企,无人物流车似乎拥有成本优势。全程无人化配送,只需电力即可开始工作。但是当下无人物流车本身的软硬件成本,使用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还非常高。
   比如,无人物流车产品中成本占比最高的核心零部件为激光雷达、计算平台和线控底盘。根据统计,2019年无人物流车成本约为100万元以上,2020年下降至50万元左右,2021年制造成本降低到20-30万元。
  
   尽管如此,这样的成本依旧高于快递人力成本。再加上,当下无人物流车几乎做不到无人状态,还需要考虑运维人员成本。亿欧智库进行过测算,如果无人物流车量产降低至15万元,使用寿命为3.5年,每年20%运维费用,则其每月综合成本约为 6071 元。这样的成本,才能大致与快递人员成本持平。
   解决成本问题,只是无人物流车商业化落地的第一关。技术问题,是无人物流车大规模商业化的第二关。从使用场景角度分析,无人物流车将货物从仓库运送至小区,难度并不太大。但是,要将货物配送到用户手中,却要面临十分复杂的场景。如何实现送货上门,送货到户,不同的小区状况,考验着无人物流车的配送能力。
   这里面就涉及到无人物流车的技术长尾问题。不同小区的电梯问题、道路问题以及各类障碍物的变化,都需要无人物流车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综合性优化。也就是说,无人物流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在技术层面并不算难题,但是要解决最后100米,却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
   法规问题则是无人物流车商业化落地前的第三道门槛。截至目前,我国无人物流车还未取得上路的合法身份。从法律属性上来看,无人物流车尚未被明确定性。比如,无人物流车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权利与责任该如何划分?
   在标准层面,我国尚未出台无人物流车的产品和行业规范,这也意味着未来无人物流车大规模量产,还需要进一步完成相应的产品标准和法规。
  
  『京东物流无人配送车』
   不过,有一个好的信号。去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京东物流、美团、新石器颁发了上路资质,这是国内首批获得无人物流车上路资质的3家企业。这也说明,我国正积极探索解决无人物流车的法规问题。
  ■ 未来格局演化:领先者、跟随者与淘汰者
   可见,无人物流车正在商业化落地的前夜。按照我国420万快递员、700万外卖人员的规模计算,如果无人物流车实现50%左右的替代,那么未来无人物流车的市场空间就约为500万辆。按照无人物流车15万元的成本计算,未来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就高达7500亿元。
   正因为如此,各大互联网巨头和新兴科技公司均加入到无人物流车的竞争行列。总体来看,目前无人物流车的玩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以阿里、美团、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和以新石器、智行者、毫末智行、行深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玩家。
  
  『新石器无人车』
   从这些玩家发展速度来看,互联网巨头们自带场景优势,同时又有技术积淀,发展十分迅速。所以我们看到,2015年就开始探索无人物流车技术的京东物流,2019年开始发布新一代无人配送车。按照计划,京东2022年无人配送车规模将达到5000辆以上,2023年实现5万辆。
   美团无人物流车则在2018年开始在北京多个地方落地测试运营。今年4月,美团无人配送服务车已经覆盖北京20多个小区,完成订单3.5万单。根据规划,2024年内美团无人配送车将达到万辆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无人物流车的进一步发现,未来整个行业将出现明显分化。在未来产业竞争格局中,新兴创业公司与互联网巨头公司、场景需求方之间将演变为竞合关系,而整个产业生态布局将逐步完善。而那些技术更新缓慢,尚未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型和自我定位的创业公司,则将面临出局危机。
   总体来看,无人物流车未来的发展路径将越发清晰,逐步完善的产业生态,越发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逐渐明晰的商业化模型,都将为无人物流车的最终落地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在冉冉升起。
  
  
- 兰博基尼
- 兰博基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 S.p.A.)是一家意大利汽车生产商,全球顶级跑车制造商及欧洲奢侈品标志之一,公司坐落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由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在1963年创立。主要车型有Aventador、Huracan、雷文顿Reventon、盖拉多Gallardo、蝙蝠Murcielago等。
- 劳斯莱斯
- 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世界顶级的超豪华轿车厂商,1906年成立于英国,公司创始人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莱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劳斯)
- 宾利
- 宾利(BentleyMotors Limited)是一家举世闻名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英国克鲁。1919年,W.O.宾利先生创办了宾利汽车公司
- 宝马
- 宝马(BMW)是享誉世界的豪华汽车品牌。宝马的车系有1系、2系、3系、4系、5系、6系、7系、i系、X1、X2、X3、X4、X5、X6、X7、Z4等几个系列,还有在各系基础上进行改进的M系(宝马官方的高性能改装部门)。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BMW的蓝白标志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
- 法拉利
- 法拉利是举世闻名的赛车和运动跑车的生产厂家,总部位于意大利马拉内罗(Maranello),由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于1947年创办,主要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赛车及高性能跑车。法拉利品牌法拉利所使用的传奇标志有着非同寻常的起源
- 特斯拉
-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帕洛阿尔托(Palo Alto)。 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于2008年,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
- 奔驰
- 梅赛德斯-奔驰奔驰,德国百年汽车品牌,汽车文明的先驱者与引领者,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登峰造极的技术水平、精湛过硬的质量标准、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车系有A级、B级、C级、CL级、CLK级、E级、S级、SL级、SLC级、SLK级、SLR级、G级、GL级、GLK级、M级、R级、AMG车系等。
- 保时捷
- 保时捷(Porsche)是一家德国汽车生产商,又叫波尔舍,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欧美汽车的主要代表。主要车型有911、Boxster、Cayman、Panamera、Cayenne、Macan。1931年,保时捷成立于斯图加特,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界车坛